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有效预防和应对处置突发水污染事件,防范重大生态环境风险,建立健全突发水污染事件联防联控机制,有效保障水生态环境安全,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滨州市人民政府联合组织开展2021年山东省徒骇河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练。
(图·现场航拍)
(一)主办单位
本次演练由山东省生态环境厅、滨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滨州市生态环境局、惠民县人民政府、滨城区人民政府承办,滨州市应急管理局协办。
(二)参演单位
1.省级力量
山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山东省滨州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2.市级单位及县区政府
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市公安局、市交通运输局、市水利局、市卫生健康委、市应急管理局、市气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国网滨州供电公司、中国移动滨州分公司、中国电信滨州分公司。
惠民县人民政府、滨城区人民政府。
3.县、区参演单位
市生态环境局惠民分局、惠民县公安局、惠民县应急管理局、惠民县交通运输局、惠民县水利局、惠民县卫生健康局、惠民县气象局、惠民县消防救援大队。
市生态环境局滨城分局、市公安局滨城分局、滨城区应急管理局、滨城区交通运输局、滨城区水利局、滨城区卫生健康局、滨城区气象局、滨城区消防救援大队、三河湖镇人民政府。
3.社会救援队伍
胜利油田海洋应急中心(东营市)、滨州港应急救援中心(滨州港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市输油管道应急救援中心(胜利应急救援中心滨州综合应急救援站)、滨州市红十字蓝天救援队、惠民蓝天救援队
(图·领导视察)
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突发环境事件协调联动机制,探索跨区域支援行动中不同县区联合处置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同一致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增强演练参与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流程,提升应急队伍反应速度、协调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
(图·救援器材)
(图·现场指挥部帐篷搭建)
二、指导思想
1.以人为本,预防为主
把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作为环境应急工作的出发点,加强环境事件风险防范,将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各项工作落实到相关单位,积极预防、及时控制、消除隐患,提高防范和处置突发环境事件的能力,尽可能地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事件的发生。
2.统一指挥,各司其职
实行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处置机制。滨州市和惠民县、滨城区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责和权限,在滨州市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协调下,高效协同,优势互补,开展应急处置工作
3.依靠科技,平战结合
采用先进的监测手段,提高监测水平,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处置的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利用航拍无人机跟踪污染团,确定污染团移动速度为应急处置提供数据。
4.借鉴“南阳实践”经验,保障生态环境安全
各处置场地用“用空间换时间,以时间保安全”思路展开应急处置工作,最 大限度保障周边群众健康安全,保护周边生态环境,降低社会影响。
三、演练目的
1.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省、市、县(区)三级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2.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突发环境事件应对处置中信息报送、应急指挥、会商研判、应急响应、协调联动等程序的实际执行能力。
3.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查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件所需应急队伍、物资、装备、技术等方面的准备情况,发现不足及时予以调整补充,做好应急准备工作。
4.通过开展应急演练,检验突发环境事件协调联动机制,探索跨区域支援行动中不同县区联合处置突发事件联动机制,建立信息共享、资源互补、协同一致应对突发环境事件的工作机制。
5.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增强演练参与单位和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规范突发环境事件信息上报流程,提升应急队伍反应速度、协调水平及应急处置能力。
(图·场内协作)
(图·我司山东工作团队合影)
联系人:刘总
电话:18301093707
邮箱:1739453620@qq.com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观音庵南街1号院1号楼2单元22层20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