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台海网
钢桥构件在队员们的手上如搭积木般熟练有序地拼接架设起来。张卉 摄
台海网6月3日讯 据东南网报道 仲夏荷月,暴雨洪流,桥断路阻,紧急抢修。6月1日上午,2021年泉州市公路民兵应急抢险突击队公路钢桥架设应急演练在南安市石井镇郭前村举行。
演练采取实景实战、实兵实演、实练实评的方式,模拟泉州地区连日普降暴雨,洪水突涨,水流湍急,国道228线K5095+730处院下小桥被洪水冲断,车辆和行人无法通行。泉州市公路中心应急指挥部收到灾情报告后,立即部署、启动应急预案,并第 一时间向泉州军分区报告,双方同时调集抢险队伍和抢险机械设备。一支专业的公路民兵应急抢险突击队快速集结成功,奔赴救灾现场。经现场勘察,制定应急抢险方案,进行公路钢桥架设,尽快恢复交通。
随着声声号令响起,40个训练有素的公路民兵应急抢险突击队员整齐划一,既分工明确又合作默契,在大型装载机、20吨级吊车的配合下,一片片桁架,一根根横梁,一节节桥面板……各种钢桥构件在队员们的手上如搭积木般熟练有序的拼接架设起来。最后,“1,2,3……1,2,3……”指挥员有节奏地喊出口令、挥动旗帜,一座跨径24米的321型双排单层公路钢桥被缓缓推出,稳稳落座在河对岸。钢桥架设圆满完成,交通恢复。
“今年钢桥集训与演练架设呈现几个新的特点:一是实现在真实跨河的实地实战架设;二是克服架设两岸地面软基不平,空间有限等因素;三是架设跨径为历年之最,主桥24米,引桥15米;四是采取双种机械辅助架设,提高效率减轻人工劳动强度;五是经受住训练前期烈日炎炎,后期雨水淋淋的多变气候考验。”应急演练指挥部桥梁架设大队洪汉生队长介绍道。
据悉,为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应急抢险队伍,提升泉州市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和防御自然灾害能力,推动泉州市在国防交通、防汛抢险救灾等领域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进泉州市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泉州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已建立起常态化公路钢桥应急应战架设培训和演练长效机制。
此次实战演练是为检验5月25日至5月31日,由泉州市公路中心路网应急分中心承办,泉州军分区民兵、公路部门抢险队伍组成的泉州市公路民兵应急抢险突击队为期7天的集中训练成果。同时,也进一步检验应急设备器材的完整性,可靠性,增强应急抢险队伍的架设能力,提升公路应急抢险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战协调能力,高效保障应急应战道路交通的畅通无阻,充分展示了应急抢险队伍昂扬的斗志和良好的精神风貌。
“防汛防台始终是泉州市自然灾害防治的重中之重。把‘敌’设强、把‘局’设难,才能锤炼最强战斗力。本次演练以磨合应急指挥机制、检验应急预案操作性及锻炼应急抢险队伍为目的,边演练、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全面深化实战意识,锻炼提升实抗能力。今后,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防汛防台实战能力,提高防御超强台风和流域性大洪水的应对水平,为‘防大汛、抗大灾、抢大险’做好充分准备。”泉州市公路中心主任卢海东如是说。(通讯员 张丽玉 记者 谢玉妹)
注:此文章由聚米为山(北京)应急科技有限公司转载于今日头条